艾灸是我國傳統中醫五大療法之一,常與針法并稱針灸。艾灸是疾病初起治療、預防保健首選的方法之一,傳統艾灸的基本特點是“無火不灸、無艾不灸”,艾灸尤其對于女性宮寒、痛經,男性陽痿、滑精,風濕等疾病保健效果特別明確。正因為艾灸療效和保健效果的確切性,而且方便、經濟、操作簡單,所以使用特別廣泛。從中醫院到社區衛生中心、從足療城到健康會所,從孔子“無病而自灸”到普通人家庭艾灸,可以說艾灸是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泥碗灸20分鐘后,強直性脊柱炎命門穴“濕寒”白水,灸后強直明顯緩解、彎腰受限情況改善
泥碗灸是一種源于民間的傳統古艾灸方法,是將陳艾草置于炻陶泥碗中進行艾灸的方法。因炻陶泥碗能起到類似藥罐的煎藥作用,能將艾草的藥性發揮最好,從而起到加強艾灸效果的作用。泥碗灸在實現傳統艾灸的同時,可以實現隔藥灸、開封穴、控溫、限煙、小灸一炷20-30分鐘,大灸一炷90-120分鐘長效艾療等功能。
泥碗大灸、可控溫減少燙傷、限煙環保異味小、90分鐘、適合神闕、氣海、中脘、督脈等大穴
泥碗灸源于岐黃故里,甘肅的靜寧縣界石鋪,據傳,清嘉慶年間,有一游方郎中行醫至此,在張氏藥鋪坐診數年。見當地盛產一種暖鍋子(火鍋,中間燒木炭),為當地特有的一種陶土燒制而成,其質輕,受熱均勻,保溫時長,菜肴入味均勻味道層次分明,大愛,頓頓不離。除暖鍋子,當地罐罐茶,藥罐也都以此燒制而成。他發現這種藥罐文武火火性極好,藥性能發揮到最大,所以特別喜愛。泥碗灸也是他根據這種藥罐的原理,手工捏制燒造而成,泥碗灸能將艾草的藥性發揮到最大,灸療保溫時間長,而且方便施灸,游方離開后,此法便傳于當地。
步長制藥是中國中醫藥第一品牌,步長泥碗灸,傳承古灸法、炻陶燒制,精選道地艾草,堅守“無火不灸、無艾不灸”,通過專利設計,實現控溫、限煙、防火、防灰、穴位固定、隔物灸、開封穴等技術創新,改善常規艾灸容易燙傷、煙塵大不環保、掉火掉灰等問題。根據需求分為女性調理、男性補益、傷痛風濕、家庭保健等十多個型號及多種大壯灸、小壯灸。
步長泥碗灸、新艾灸、新健康
1、岐黃古法艾灸,炻陶燒制,精選道地艾草。
2、堅守“無火不灸、無艾不灸”傳統;
3、文火慢灸溫陽補虛,武火急灸祛濕排毒。
4、創新設計:控溫、限煙、防火、防灰、隔物灸、開封穴等。
5、改善常規艾灸易燙傷、煙塵大不環保、掉火掉灰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