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為幫助企業規避和防范勞動用工風險,山東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信息中心與山東儲譽律師事務所聯合舉辦“企業勞動用工解約管理實務與風險防范”的公益法律講座。山東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信息中心趙慶軍和李巖一行參加。
講座中,我所有13年執業經驗的朱紹磊律師針對近年來勞動爭議糾紛呈現出復雜化、多樣化趨勢的現狀,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主要從勞動爭議案件的大數據分析,勞動合同的終止與解除、離職談判、經濟賠償金等多個方面全面分析了企業解約可能存在的法律問題,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得到了在座企業家及高管的一致肯定。
講座提倡各位參加的企業代表進行一個企業體檢,以及時止損。
隨著立法日趨完善和勞動者法律意識的不斷加強,用工風險逐漸成為企業的常見法律風險之一,尤其是在企業社保制度改革之后,用工密集型企業(如:制造業、餐飲業等)由用工風險所帶來的用工成本的增加,成為了制約經營效益提升的又一障礙。
數據報告顯示,以裁判文書網為數據來源,在 2018年1月1日-2019年4月23日間,勞動爭議判決文書總量為190832份?梢暬姆治龊笪覀儼l現,追償勞動報酬占這些爭議案件的45.58%,這是一個什么占比呢?100個人里有45個人因為勞動報酬引起糾紛。
而在裁判文書中,數據分析得出,出現最多頻次的詞是“勞動合同”,占20%。現今,不再是用人單位一句和我們沒有關系就能解決問題的時代了。
勞動者越來越懂法,但有些用人單位卻依舊馬虎、不規范,規章制度、操作流程諸多漏洞,給自己留下了很多隱患。也有一些用人單位只有在出現問題時才臨時抱佛腳找律師幫忙,但有些風險在前期沒有做好防范工作,到了打官司的階段,已經成為既定事實,敗局無法挽回。所以最重要的工作,應當放在平時,把程序捋順、盡量不出現漏洞,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規避風險、減少損失。
在諸多勞動爭議案件中,企業的敗訴率高達85%,涉爭議的企業類型占比92%(涉爭議的企業為非公有制企業)。勞動爭議糾紛近幾年呈現出復雜化、多樣化趨勢的現狀,多個方面企業面臨存在的法律問題。
活動現場的企業高管們得到智能法顧系統的免費企業體檢,并生成相應的報告,沒來到現場的你也可以對照表格對公司進行一個簡單的體檢。如果超過5個問題存在風險,那么就需要找“律師”進行相關的咨詢以達到體制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