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省造光緒元寶系指清代光緒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1897-1905年)南京造幣廠鑄造的光緒元寶系列銀幣,但鑄行江南省造銀幣的清末已無江南省建制。江南省設于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寧(今南京)。范圍大致相當于今天的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滴趿(1667年)撤江南省分設江蘇和安徽兩省。因當時蘇州已有專鑄銅元的造幣廠,其銅元均標“江蘇省造”。為免混淆,南京造幣廠將其鑄造的銀幣標“江南省造”。系我國貨幣史上唯一有名無實的省份銀幣。
江南省造甲辰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系南京造幣廠于光緒三十年(1904年)鑄造,該銀幣正面中珠圈內鐫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圈外上端鐫“江南省造”,兩側分別有英文字母“HAH”和“CH”字樣,“江南省造”為標識。該銀元兩側英文字母為當時造幣廠聘請的英國金屬成分化驗師和模具雕刻師英文姓名的縮寫。下端鐫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兩側分鐫干支紀年“甲辰”二字。銀幣背面中鐫一個新版龍圖,上端鐫英文“江南省”,下端鐫英文幣重“庫平七錢二分”,龍眼為凹眼版,背面雙花下無點,錢文深峻,包漿老舊,龍紋細致入微。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大清戶部通令沿江沿海各省自鑄銀元。此時,擔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劉坤一接到戶部通令后很高興,因為他早有建廠鑄造銀元的想法。當年,劉坤一即奏請朝廷要求建立鑄幣廠。在獲得朝廷批復同意后,劉坤一鑒于此時他管轄下的江蘇省已在蘇州設廠鑄造“江蘇省造”銅圓,故在南京另選廠址,并向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訂購全套鑄造銀元的設備,同時奏請戶部將新廠定名為“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因此該廠所鑄銀元均以“江南省造”為標識。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改名為“江蘇江寧戶部造幣分廠”,次年五月,又再度更名為“度支部造幣分廠”,并由度支部換給新的關防大印。但是,無論工廠的名稱作何改變,這家位于南京城內的造幣機構直到宣統三年爆發武昌起義前,仍然在使用根本就不存在了的“江南省”名稱,鑄造一批又一批的“江南省造”大小銀元,而且居然能夠獲得朝廷的首肯和商民的認可,也算是晚清時期中國鑄幣歷程中的一道奇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