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和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朱俊生表示,由于老百姓的需求和風險偏好不同,保險、基金、銀行理財等都將進入養老金融領域,投資能力的提升和投資收益的保證是其在激烈競爭中獲取一席之地的關鍵。
實際上,近年來以保險系、基金系、銀行系等為代表的金融產品在種類和規模上都實現了較快發展,但在產品設計、投資收益等方面還有待提升。
稅收政策是撬動個人養老金融市場的重要杠桿,一來可以減輕個人負擔,二來能激勵老百姓和金融機構參與市場的積極性。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能否將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起來,稅收政策的運用與設計是關鍵因素。應提高稅收優惠額度,簡化操作流程,提高產品吸引力,激發購買積極性。
隨著養老金融產品日益豐富,老百姓的選擇會越來越多。鄭秉文認為,應讓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在唯一的第三支柱個人賬戶上而非產品上,讓賬戶持有人能夠用一個賬戶“通吃”所有合格金融產品,以提高第三支柱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為了鼓勵金融機構的積極性,為其量身定制合格金融產品稅費優惠政策也值得探討。業內人士建議,對將來納入第三支柱范圍的合格金融產品減免投資交易環節的相關稅費,降低交易成本,增厚投資收益,突出養老投資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