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1xnrl"><font id="1xnrl"><cite id="1xnrl"></cite></font></var>

    <listing id="1xnrl"><th id="1xnrl"></th></listing>

        <menuitem id="1xnrl"><dfn id="1xnrl"></dfn></menuitem>

        <track id="1xnrl"></track>
        <pre id="1xnrl"><big id="1xnrl"></big></pre>
        時政資訊
        依法治國
        社會輿情
        文化經濟
        健康衛生
        科技創新
        華夏書畫
        華夏收藏
        關于我們
        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依法治國 > 反腐 >
        送錢“親”,不送“清” 政商關系如此“親清”?
        責任編輯:宋紫東  來源: 半月談   發布時間:2021-05-13 點擊量:
        核心提示: 有的政府官員精通“空手道”,企業給錢送禮就“親”,不給不送就“清”,親疏關系明碼標價;有的政府官員擅長“金鐘罩”,與圈子內的企業相處親密,對圈子外的企業分得格外清楚;有的政府官員習慣“打太極”“踢皮球”,對企業表面態度親切,辦事卻推諉拖拉…

          半月談記者在基層采訪發現,一種變了味的“親清”政商關系正在滋生:有的政府官員精通“空手道”,企業給錢送禮就“親”,不給不送就“清”,親疏關系明碼標價;有的政府官員擅長“金鐘罩”,與圈子內的企業相處親密,對圈子外的企業分得格外清楚;有的政府官員習慣“打太極”“踢皮球”,對企業表面態度親切,辦事卻推諉拖拉……

         

          給錢送禮就“親”,不給不送就“清”

          在健康的政商關系中,政府官員對所有企業應該一視同仁。然而,實際工作中,有的干部對企業大搞親疏有別,以金錢來確定與企業的關系是“親”還是“清”,不給錢不辦事,給了錢就亂辦事。

          半月談記者采訪了解到,在中部某地政商關系中一度有個“潛規則”:給市委書記行賄送禮、陪吃陪喝的企業會被格外關照,有的企業主甚至利用這層關系插手地方人事安排;與市委書記沒有利益往來的企業,連正當訴求都會被忽視,“惠企政策”經?诨荻鴮嵅恢,當地營商環境滿意度測評自然偏低。

          收與不收,政商關系冷熱不均;收多收少,又是另一番景象。南方去年落馬的一位縣委書記沒有底線、胡作非為,大肆收受企業主賄賂,誰給他輸送利益多就給誰項目和優惠政策。

         

         

        接受廉政警示教育,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宋為偉 攝

          去年底被依法判刑的甘肅敦煌原市委書記詹順舟心中曾有“一桿秤”,不過這個“秤”不是稱自己職責,而是稱經濟收益。按照不同工程項目的獲利比例,他會盤算定下收錢的數目,再以不同方式暗示,直至達到預期。某企業負責人在他幫助下,承攬當地數個工程,獲利頗豐,連續幾次給詹順舟送去幾十萬元,都被借口推辭。然而,一年多后詹順舟以買房缺錢為由,一次向他索要230萬元。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表示,項目給誰不給誰、給到什么程度,一些干部不是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而是站在是否于己有利的立場去考慮問題,這是典型的公私不分,出問題是遲早的事。

         

          圈內“親”密無間,圈外“清”清楚楚

          半月談記者采訪發現,在正風反腐的高壓態勢下,一些干部為掩人耳目,往往以“親友圈”“同學圈”“老鄉圈”等各類圈子定親疏,圈內圈外兩副面孔、兩套規矩。

         

          在中部某市,當地經開區的負責人與相關企業結成“小圈子”,平日里過往甚密。關系有多親?據當地紀檢監察干部介紹,這位負責人不僅把園區“三通一平”項目私相授受,交給圈內企業做,還在土地平整未完工、未驗收、未決算的情況下,繞開集體決策,強行為企業違規支付2000多萬元款項。企業獲利后,一次性向他行賄500萬元。

          “對自己不熟悉、不信任的人不收;對直接送錢、送物的不收;對于不太熟悉的人,就利用與他關系特別好的同學代為收受。”這是已落馬的山東泰安市委宣傳部原部長王永征的“兩不收一代收”原則。人前,王永征衣著簡樸,一直居住在區直機關房改房,很少出入高檔酒店。但對圈內人,小到幾萬元現金,大到上百萬元的房子都來者不拒。

          有的不法商人正是看準了一些干部求穩的心理,選擇從討好身邊人入手,想方設法入圈、進群;仡櫲ツ甑妆婚_除黨籍和公職的重慶市秀山原縣委書記王杰的墮落軌跡,不法商人拉攏的針對性很強,通過陪游、陪吃、贈送禮品,成功安排相關人員進入其妻的“姐妹圈”,最終攻破王杰的心理防線。

          一些專家認為,對領導干部來說,把正常的政商關系變成“利益同盟”,利用“圈子”搞腐敗,看似隱蔽安全,實際上不過是掩耳盜鈴,最終都將被自己編織的“圈子”套牢。

         

          態度友好可“親”,辦事含糊不“清”

          在工作中,也有一些干部確實不貪不沾,表面態度也很好,但就是工作不擔當、辦事不利索。從“勾肩搭背”變成了“背對著背”,一些企業主有苦難言。

         

          一項針對某地惠企政策知曉度的調查顯示,當地超過三成的企業對當前惠企政策很少或根本不了解。去年2月,南方某區決定設立轉貸基金以解決企業融資難,時隔一年仍未投入運營。一位企業家說,企業可以等干部,但市場不會等企業。同樣是優惠政策,營商環境好的地方,干部會主動把政策告訴企業;營商環境不好的地區,這些政策卻可能被束之高閣。

          采訪中,中部地區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負責人向半月談記者講述了一樁“正常工作”變“特事特辦”的奇葩遭遇:在辦理不動產登記時,工作人員每次看起來都很熱情,就是進度慢,讓企業總覺得有“其他工作”沒做到位。私下里托關系想請他吃飯喝茶,給人感覺是“油鹽不進”,只說“會辦好、不用請”,但效率就是上不來。最后是通過上級領導打招呼才辦好,變成特事特辦,令人費解。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臉好看、事難辦,背后既有作風不實的問題,也有擔當不足的問題。兩年前,南方一家再生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與當地供銷社一家全資子公司合作,為加快發展,希望獲得供銷社融資擔保支持。“前來考察的領導當場都對項目予以肯定,也表示愿意提供幫助,但散了會就沒下文。后來企業再去找,總得不到答復,項目擱淺至今。”這位企業負責人說。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表面態度好,實際辦事難,責任人受到懲罰較少,對營商環境影響卻很大。治理這個問題,一方面要通過“好差評”、圓桌會等機制暢通企業監督反饋渠道,完善民營企業權益維護機制,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容錯機制,免除干部解決問題的后顧之憂。(記者: 李興文 余賢紅 姚子云)



        網站簡介 | 公示公告 | 版權聲明 | 法規政策 | 合作聯系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200101         舉報郵箱:hxxwnet@163.com
        京ICP備13022533號-2 增值電信業務京B2-20192888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京)第14416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235號
        北京市海淀區永豐中路100號北京人才教育基地 郵編:100094 廣告招商QQ:8349499
        版權所有:華夏視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6-2025 hxxw.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观看
        <var id="1xnrl"><font id="1xnrl"><cite id="1xnrl"></cite></font></var>

          <listing id="1xnrl"><th id="1xnrl"></th></listing>

              <menuitem id="1xnrl"><dfn id="1xnrl"></dfn></menuitem>

              <track id="1xnrl"></track>
              <pre id="1xnrl"><big id="1xnrl"></big></pre>